"小刘同志,这次演习抢修雷达的事情,组织上要好好表扬你!"政委拍着我的肩膀说,眼神里充满赞许。
那是1975年的深秋,我在部队已经当了五年雷达兵。那天,部队正在进行一场重要演习,突然前沿阵地的警戒雷达发生故障,整个演习被迫中断。
"同志们,警戒雷达出了故障,现在需要一名技术骨干上去维修。这任务很危险,有没有自愿的?"指导员杨同志的话音刚落,我就背起工具箱冲了出去。
"站住!"指导员一把拉住我的衣襟,"前沿阵地正在进行实弹演练,炮火覆盖,你这样冲上去太危险了!"
我理了理被拽歪的军装:"报告指导员,我是雷达兵,设备出了故障,这不就得我们上吗?再说了,演习工作耽误不得啊!"
在场的战友们都知道,这次演习是军区首长亲自督导的,关系到部队年度考核。我虽然也知道危险,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分子,这种时候必须顶上去。
展开剩余82%一路匍匐前进,炮火声隆隆作响,子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。我的背上全是冷汗,但手里的工具箱却抱得很稳。
"刘铁柱,你小子疯了吧?这是实弹演习,你怎么一个人就上来了?"警戒班的老班长老李看到我,急得直跺脚。
我顾不上说话,直接钻进雷达舱。仔细检查后发现,是天线转向机构出了问题。这个故障我再熟悉不过了,上个月才处理过一次。
"亏得是你来了!"警戒班长递给我一条手巾,"要换别人,这故障不得整半天?"
可就在这时,意外突然发生了。一发流弹击中了雷达天线的防护罩,火花四溅。我几乎是本能地扑了上去,用身体护住设备的关键部位。
"铁柱!你没事吧?"战友们的惊呼声传来,我却顾不上回应,继续专注地修理着故障点。
半小时后,雷达终于恢复了正常工作。我的军装被汗水浸透,手上划了好几道口子,但心里却格外踏实。
回到营区,首长把我叫到了会议室。屋里坐着团里的几位领导,气氛显得很严肃。
"小刘,你知道今天这个演习意味着什么吗?"首长语气凝重地问。
我挺直腰板:"报告首长,这是今年的战备演习,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考核。"
"说得对!"首长站起来,踱着步子,"如果不是你及时抢修,这次演习就要被迫中断。这不仅关系到部队荣誉,更关系到战斗力建设。组织上研究决定,准备发展你入党。"
我一时愣在那里,心跳加快:"首长,这...这......"
政委接过话头:"小刘同志,不用惊讶。这些年,你工作表现突出,技术精湛,群众基础好。今天这件事,更是充分体现了你的党性觉悟。现在部队正在加强战斗力建设,需要像你这样的同志挑重担。"
就这样,我成了连队最年轻的党员。入党后,我更加刻苦钻研业务。那时候部队刚引进了一批苏制雷达,说明书全是俄文,很多同志都望而却步。
我买了一本俄语词典,每天晚上挑灯夜读。有时候实在看不懂,就去找团里的老工程师请教。就这样,一点一点把技术要领啃了下来。
1976年春节前,组织上开会研究干部调整。我被破格提拔为排长,成了技术连的技术主官。这个任命在连队引起不小的轰动。
"铁柱,这下可要穿军官服了!"老班长张德福打趣道,"你可是咱们连第一个从普通战士提干的!"
我心里却沉甸甸的。从一个懵懂的农村青年,到技术骨干,再到入党提干,每一步都凝聚着组织的培养和信任。
上任第一天,我就给自己定了规矩:白天带领战士们搞训练,晚上研究技术难题,休息时间总结经验。很快,我们排就在全连树立了标杆。
"排长,你也太拼了!"战士们看我经常工作到深夜,都很心疼。
我却总是笑着说:"咱是技术兵,不钻研技术,怎么对得起这身军装?再说了,现在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,我们更得加倍努力。"
有一次,部队在野外驻训,遇到特大暴雨。半夜里,雷达天线被大风刮歪了。我二话不说,带着几个技术骨干顶着暴雨爬上天线,硬是把它给掰正了。
第二天一早,指导员批评我太冒险。我却说:"指导员,咱们是党的军队,再大的困难也得克服。这点风险算什么?"
转眼到了年底,部队进行总结表彰。我们排取得了全团技术考核第一名,我也被评为"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"。
领奖那天,政委语重心长地说:"老刘啊,你要记住,党和人民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。提干以后,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。"
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。每当遇到难题,我就想起入党时的誓言,想起组织的培养,就有了使不完的劲头。
但人生不会一帆风顺。1976年夏天,我弟弟得了重病,需要一大笔医药费。我刚提干不久,手头也紧。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,连队的同志们主动捐款,解了我的燃眉之急。
政委知道这事后,专门找我谈心:"小刘啊,有困难跟组织说,我们是一家人。"
这件事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组织的温暖。从此以后,我更加努力工作,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关怀。
现在,我的不少徒弟都已经当上了军官。每当他们问起我当年的经历,我总是说:"没什么秘诀,就是一个字——拼!当年我能入党提干,不是因为我有多大本事,而是组织看中了我这股子拼劲。"
回望那段岁月,我无比感激。是部队给了我成长的机会,是组织培养了我的党性觉悟。从一个普通农村青年,到共产党员,再到军官,每一步都让我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信任。
有时候,我会站在那座老旧的雷达前发呆。它就像一个沉默的老战友,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。我常对年轻同志说:"同志们,别看它旧,可它见证了无数军人的成长。就是在这儿,我立下了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誓言。"
这,就是我们那代军人的成长路。在那个火热的年代,我们用青春和热血,谱写了属于自己的军旅篇章。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党员军官,这一路走来,我无怨无悔。因为我深知,这身军装的分量,不在于肩上的军衔,而在于心中的那份忠诚与担当。
发布于:江西省